拿什么来拯救咨询顾问有限的成就感

来源于:新闻资讯 日期:2024-09-28 23:59:42 浏览:15次

  后来他们把我和王进喜、焦裕禄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明白,我已经被人民认可了,我终于是人民的钱学森,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钱学森,那一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看过钱老的“三重认可”后被深深的震撼,非常羡慕钱老的成就感。反观自身,作为一名咨询顾问,我们的成就感在哪里呢?

  咨询顾问有时像医生、有时像教师,更多是像企业改善变革的催化剂,加快企业学习(培训: Training),加快变革进度(辅导: Coaching and Facilitation),帮助客户团队取得成果,帮助客户公司提升竞争力。

  当取得一定成绩时,咨询顾问一定要默默地退到幕后,因为变革80%以上的成功要素取决于客户本身,只有不足20%属于咨询顾问。

  评:有一些成就感,但是还不多,毕竟理论到实践落地之间还有重重障碍,后续学员有没用新方法,有没取得成效。如果没有跟进,很多时候,培训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时顾问还有成就感么?

  3)一个个项目的结案,看着定量定性目的达成,看着人员的变化,有成就感么?

  评:有更多一些成就感了,毕竟如前面所讲,顾问的作用还是占20%左右的。但是未来改善成果被维持了么?试点项目复制推广顺利么?对企业组织能力和业绩提升产生了多大作用?如果是孤岛式改善,如果是因为领导关注了才暂时取得了成就,那么很大概率,结案时就是业绩最好的时候,就像高考是很多人一辈子知识最丰富的高光时刻一样。

  4)把经验提炼成知识,编辑一个个案例,写一篇篇文章,甚至出版厚厚的书籍,有成就感么?

  评:有一定的成就感的,毕竟写文章、写书都是要花费较多精力,然后几乎无私的分享给客户,分享给同行。如果真正帮助到了别人,那是有成就感的。

  这里分享一下,我和陈辉老师写的《月光工程》出版三年半了,仍然偶尔有人联系我们,分享他们在企业内部搞月光工作室取得了哪些成就,从原先的等级一提升到了等级二、等级三,甚至等级四,每年为制造节省了多少成本等等。这时是我们出书后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月光工程》是国内国际上唯一一本出版的同类书籍)。

  1)有的人说每月的薪酬有成就感,其实顾问和搬砖师傅一样靠卖上班时间赚钱。而且顾问工作稳定性还不高,收入也大多不如在企业内部的同学朋友。收入只能带来多巴胺,带不来成就感。

  2)有的人说顾问的名头很高啊,像“某某战略专家顾问”、“某某国内/国际大师”、“某某理论/方法奠基人”、“大野耐一的三代弟子”等等,其实大部分都是自我标榜,或同行吹捧。大多更偏向于市场宣传行为。大部分顾问都很低调谦逊,别人叫一声“老师”,我们都诚惶诚恐,深怕德才不配位。高配的名头,也带不来顾问的成就感。

  飞来飞去是蝴蝶采蜜的特点,也是咨询顾问的特点,一个顾问可能同时服务几家客户,而且辅导一家客户的时期正常情况下不会太长(很多时候只有一两年内,超过三年就是顾问极大的幸运了)。

  这就更加限制了顾问成就感,自我沉醉的咨询顾问可能说:服务了几十上百家客户,其中多少家五百强,取得了XXX的成就。孤独反省的顾问可能恰恰相反,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大家进入咨询的原因多类似,探索求知啥的,但离开咨询行业的初心也多相似。比方说我,我是总觉得不安,我想看到一个模式,从idea到方案,到试点,到做大,甚至到倒下的全过程,但做乙方撑死了只能看到试点,后面你既看不到也关心不到,甚至出了事情你也怪罪不到,因为项目结束了。我认为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因为社会不是脑力练习小游戏,熬几个夜,想几个idea就能卖几百万、几千万的,一个idea的后半段到底长什么样,我想看,我想承担,所以我走了,所以我现在职业选择的核心就是我可以做战略,但我必须要离业务近,越近越好,不然又是那一套了。

  近年我身边也有好几个顾问朋友选择去了甲方,毕竟同一套理论方法,每年都去不同的客户做好多遍。

  总是某一段周期内做一项目,结束后就转移到下一个。作为某一阶段的顾问不了解企业过去怎么样发展的,也不确定未来这一个项目能落实维持的情况。没有经历过一家的企业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的,也没有切身感受过一家平庸的企业如何痛苦的走向衰落。吹过的都是别人吹过的晚风,也很难见证真正的彩虹。

  如果顾问自己再放弃学习的话,那咨询跟搬砖又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咨询顾问的成就感又在何方?

  综上,不能持续成长,不能为客户创造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持续性的咨询服务是顾问成就感低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以此来提升这三项关键因素呢?以此来拯救顾问有限的成就感呢?我们有四点思考:

  例如有位顾问只会做5S,那么他只能站在5S角度来看待企业,来辅导企业,他总是在强调5S的重要性。这位顾问可能把5S项目辅导的很好,但是他偏颇思想也会影响到客户。本文只是以5S为例,顾问不需要成为全才,但是自身领域内的知识体系必须系统完整。哪怕做5S项目,也需要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的知识,做5S的同时消除动作、搬运、不良等浪费。并熟悉一定的公司的运营体系,通过5S项目来减少相关成本、训练人才。这样才可以站在系统的角度来推进5S。

  顾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完善自己的方法论,才能为客户服务更多的模块,服务更系统更挑战的项目。

  客户对咨询的了解是有限的,项目内容可能只是某某工具的应用或某某班组建设。有时间是否把项目做成系统性,取决于甲方领导层的认知,或者取决于咨询顾问的职业度。

  做法1:引导客户标杆很重要,先打造试点,然后客户自己负责推广。只带领试点区人员把项目完成,总结结案。如果客户不具备推广能力,那么需要签订二期。

  做法2:引导客户标杆很重要,培养人员也很重要。带领所有区域人员打造标杆,总结结案。这样既约束了项目范围,又更多利用了顾问的价值,不过总体和试点之间依然充满了挑战。

  做法3:引导客户标杆、培养人员、整体变革都很重要。带领所有区域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一起打造标杆,其它区域同步推进/答疑/审核,并培养公司级5S专员、建立区域5S标准、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建立5S相关制度。

  花同样的时间,即使客户不讲,我们也更加倾向于第三种做法。咨询顾问的力量不在于自己有多努力,而在于能激发多大的客户组织一起努力。我做过只有五六个人参与的项目,也做过几百人参与的项目,可能多花一些晚上的时间加班,可能多劳心费力一些,但是成就感也不一样啊。

  任何一个项目,都能做成系统性项目,看企业和顾问的选择。付出一分耕耘,收获一分成就感,付出一百分,收获一百分。

  第二阶段,在做了三四年顾问后,我认为完成合同内容,并让项目团队成功(获得成长和领导层的认可)就算成功了。

  第三阶段,我接触了慢慢的变多的企业高层,被他们对现状的深刻洞察,对真正的完成变革的期望,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迫切,所感染和打动。另外我自己也被“项目成功易,企业成功难”所困扰。这时,我认为只有真正助推了企业组织目标,才算项目成功。哪怕过程中修改了项目范围,哪怕牺牲了一些人的利益。

  开始做咨询时,公司特别注重客户回款,很重视差旅成本等控制。咨询公司的利益(股东的利益)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后来自己联合朋友创办了“欧毕咨询”,我们把欧毕定义为“从欧美企业毕业,服务于民族企业的咨询公司”,定位是“用中端的价格,为客户提供高端的服务”,这时我们重排了利益顺序。

  客户公司利益 客户项目团队利益 咨询顾问团队利益 咨询公司利益

  我们不希望咨询公司太多盈利,咨询公司按股份制分配反而会损害价值创造者的利益。应该第一先考虑客户公司,客户项目团队,咨询顾问团队。

  以上,这一段好像有点假,也有市场嫌疑。但是我们真正这样想以后,确实感觉内心通透了很多,对应第三条的“重新定义项目成功”很妥切,成就感又拉升了。

  我一直非常羡慕工作有成就感的人,不是为了有限的报酬而努力,而是为了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每天睡前和醒来时,都可以思考未来事业的宏大愿景,为之思考,为了努力。

  我们很难成为钱老那样的人,在学术和国家事业上做出闪耀的贡献。我们很多人也很难有机会去做伟大的事业,但是我们也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成就感。

  表面的喧嚣,难掩内心的失落,认清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这就是我们关于顾问有限成就感的思考。这篇文章思考了很久,还是想拿出来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欢迎跟我们讨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充满价值,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