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类型日益多样化,结构复杂程度不断的提高,因此对工程咨询服务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为了适应行业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业呈电子化、信息化发展趋势。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定位等新技术在工程咨询服务业内兴起。层出不穷的新型技术不断为工程咨询服务业赋能,并与工程咨询服务不断融合,促进行业持续转型。对此,公司拟实施本项目,引进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等中高端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建立并持续完善包括“工程建设价格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校核系统”和“智慧造价系统”在内的智慧造价服务平台;
建立并持续完善“基于 BIM 技术的全过程管理集成系统”;对中诚管理业务支撑平台、中诚后勤管理系统、NPMS 监理及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系统、中诚薪资管理系统来进行技术升级,拓展功能以适应公司发展。
本项目实施期为 3 年,预计投资总额为 7,689.40 万元,具体包括机房建设费用 1,241.00 万元,硬件购置费用 1,012.60 万元,软件购置费 1,165.00 万元,开发测试费用 3,510.80 万元和委托开发费 760.00 万元。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是一项横跨工学、土木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门类学科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传统的工程咨询模式下,需要大量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和数据来进行搜集、汇集、分类、分析、加工和应用,而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其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信息的非标性导致数据汇集、分类和处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远高于其他行业。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持续不断的发展,同时 BIM 技术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为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能力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纷纷开始布局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在此背景下,公司需要顺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提升信息化能力来增强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当前,我国工程咨询服务业企业仍然依靠传统的方式提供服务,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帮助业主形成有效的决策咨询,也没有充分的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大数据信息。对此,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
公司通过项目的实施,以智慧造价服务为主要切入点,以公司在工程咨询服务行业深耕多年所积累的工程建设项目案例和数据为基础,建立并持续完善包括“工程建设价格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校核系统”和“智慧造价系统”在内的智慧造价服务平台,推动投资建设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层次地融合和数字化转型。
BIM 技术是建筑信息化的有效支撑,也是推动我们国家建筑行业全面信息化的重要动力。BIM 是以建筑工程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呈现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所有相关信息的工程模型,搭建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所有关联方信息汇总、交互的数字化平台,以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其特征包括可视化、协同性、模拟性和连贯性。
基于 BIM 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实现项目各阶段不同相关方信息的集成,使之成为随项目进度同步变化的动态信息链,从而避免传统模式下阶段性项目管理产生的信息缺失。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建立并持续完善“基于 BIM 技术的全过程管理集成系统”。
公司以 BIM 模型+物联网数据为基础,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各类信息以BIM 模型为载体进行统一整合,为建筑全过程管理提供综合性平台,发挥 BIM 在基础设施施工协同中的作用。同时,公司将结合数据分析、性能分析、模型分析等技术方法,提供模型浏览、算量计价、进变模拟、质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应用功能,实现 BIM 技术对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研发及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创新技术上的支持,并能进一步提升公司制度化、系统化管控基础,有利于全面规范公司的运行体系,提高管理效率。近年来,国家格外的重视信息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2017 年,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并提出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增加应用 BIM 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
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快速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为项目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019 年,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
2021 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未来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综上,国家政策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利好本项目建设。
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深耕工程咨询服务业,并坚持“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对全国”的发展的策略,承担了市内多项重大基础工程和房建工程的工程咨询服务工作,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依托良好的服务的品质和业内口碑,公司团队在工程咨询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具体包括超高层建筑、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建筑、大型住宅区、大型医院、学校、游乐园、展览馆、大剧院、综合场馆等城市建设,公路、港口、水利、城市轨道交通、特高压输电、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修复、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老旧城区改造等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司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为本项目提供了充分保障。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成立了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涵盖经营决策、采购、销售、研发、财务等方面;同时,公司注重人才的内部培养,拥有一批优秀的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BIM 技术人员及别的业务人员。公司成立了相对完善的人才引进、员工培育体系,并注重员工奖励制度的建设,充分调度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潜力,为公司的业务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公司格外的重视研发及信息化系统建设,致力于发展成为科技型的工程咨询企业。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自主开发了中诚造价咨询软件平台、中诚过程造价控制系统软件平台、中诚代理软件平台、中诚监理软件平台、中诚 BIM 软件平台,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各部门及各分公司之间的协作水平。
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 1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公司及子公司拥有 49 项软件著作权。随义务规模逐渐扩大,公司的信息系统持续完善,研发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经验。
本次研发的各项产品均系基于公司目前技术成果基础上的持续研发,本次项目是在坚持成熟的研发方向前提下,对既有技术和成果的迭代升级。公司的人才团队、开发经验和技术储备充分,为本次项目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本项目拟建设内容有:建立并持续完善包括“工程建设价格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校核系统”和“智慧造价系统”在内的智慧造价服务平台;建立并持续完善“基于BIM 技术的全过程管理集成系统”;对中诚管理业务支撑平台、中诚后勤管理系统、NPMS 监理及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系统、中诚薪资管理系统来进行技术升级,拓展功能以适应公司发展。
(1)进行专业上的拓展,对市政、景观专业的数据体系和逻辑架构进行定义和扩展;
(1)将专业工程师的过往丰富校核经验数据归纳总结为校核算法,从数据检查和逻辑检查两个维度,清单、组价、费率、逻辑四个层面对成果文件质量进行校核,智能找出造价文件错误所在,对造价成果文件的编制质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检查,生成相应的检查报告;
(2)支持对不同维度的数据指标作对比以及文件的溯源检查,进而达到快速提升造价成果文件质量目的。
(1)以数百个历史项目为基础,深度挖掘数据关联规则,构建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实现对不同业态、多类指标的工程量预测;
(3)形成自定义造价表单,快速生成项目总价,创新性重塑投标估价技术范式,为成本测算过程提质、降本、增效,构建数据、算法和业务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闭环,形成全专业、多场景、一体化的系统平台4基于 BIM 技术的。
(1)通过 BIM 轻量化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应用,实现 Web 端平台各专业三维模型整合显示;
(2)通过智能物联网、AI算法将数据信息集成,构建统一数据转化规则;
(3)以 BIM 模型+物联网数据为基础,整合模型浏览、算量计价、进变模拟、质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基本 BIM 应用点,集成 Web-GL、GIS、人工智能、低代码等技术的开发基础设施施工协同管理平台,呈现在 web端可视化界面上;
(4)采用 B/S 架构,利用云端服务作为集中管控中心,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每个方面(如设计、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资料等)以 BIM 模型为载体统一整合,发挥 BIM 在基础设施施工协同中的作用,同时结合数据分析、性能分析与模型分析,为建筑全过程管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平台;
(5)打破信息孤岛瓶颈,促使项目参与者能够主动积极地履行项目责任,削减工程项目的成本增加和工期延误,寻求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2)实现所有系统间数据相互连通7NPMS 监理及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系统加入多种审批模板,通过模板来管控审批流程,避免定制型开发,使得系统可用范围更广泛8
本项目属于非生产性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1-1-310项目内容不属于环评审批范围,无需办理环评报批手续。
本项目已在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行政审批局办理备案,并于 2023 年 5 月 15 日取得《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苏高新项备〔2023〕187 号)。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产金额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