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08,433.47万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63,327.77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合并口径,洛阳国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苑集团)资产总额412.89亿元,较上年增长13.75%。负债总金额231.97亿元,较上年增长 17.71%。净资产总额180.91亿元,较上年增长9.05%。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苑集团流动资产307.92亿元,占总资产的74.58%(其中应收及预付款项207.95亿元,占总资产的50.36%);非流动资产104.96亿元,占总资产的25.42% (其中固定资产34.15亿元占8.27%,在建工程38.20亿元占9.25%,对外投资12.82亿元占3.11%,非货币性资产13.87亿元占3.36%)。
资产增减变动的根本原因:2023年末总资产较2022年末增加49.92亿元,增幅13.75%,主要系在建工程增加所致。
房屋资产情况:房屋及建筑物账面价值36.44亿元,账面净值32.39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对外投资总额12.82亿元,其中债权投资0.42亿元,长期股权投资5.83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6.57亿元。
2023年6月,区财政局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通用标准》等相关制度,有效提升了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深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充分的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月报制度,动态掌握国有资产变动情况;慢慢地增加资产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利用,系统定量分析资产存量情况,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
严格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配置、资产调剂、资产处置等工作流程,提高处置透明度。坚持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有关规定。
2023年,集团组建资产运营部,对集团及所属公司的近80万平米的经营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公租房、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商业用房、厂房仓库等)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制订《国苑集团资产租赁管理办法》等制度,督促相关单位规范管理,2023年度实现经营性资产运营收入超过2000万元。
2023年度,积极布局新能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风口产业。集团在建产业园项目规划建筑面积逾100万平米,总投资额达90亿元,重点投资建设洛阳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申龙新能源专用车产业园、中科慧远基地、洛阳信息技术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在产业引进和培育方面,集团积极投资并引入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化的经济等产业。
为进一步优化区属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专业板块竞争力,切实增强区属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于2023年组建洛阳国苑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限公司。国苑科创作为专业化国有产业投资运营公司,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布局金融(产业)投资、城市服务和运营、产业园区运营、资本运营及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领域,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流动性,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单位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分配、轻管理”的认识和思维,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管理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二是企业资产类别较多,缺乏集中统一管理。集团子公司资产产权主体较多,资产类别较多。其出租的资产中,既有商业用房,也有生产厂房、仓库等,由于产权主体以及资产类别的多样性导致较为分散,缺乏集中统一管理,不利于资产的有效利用。
三是企业闲置资产比例高、资产利用率较低。目前集团持有大量商业、办公及生产厂房等建筑物资产,但是很大部分资产由于各方面原因尚未出租,未能实现有效利用,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增强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资产管理规定学习和财经纪律执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确保资产安全;加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力度,完善资产监管协同机制,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资产监管格局;建立人员培训制度,逐步的提升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专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强化落实“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强化资产配置预算约束,从源头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充分的发挥“公物仓”作用,加大资产共享共用力度,有序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建立完整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制度,完善单位内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落实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
加强集团资产管理,拟组建国苑资产运营公司对全集团范围内的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专业化运营,进一步明确集团所属公司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管理流程,建立完整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采取多元化方式对资产进行盘活,针对不同的资产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市场化推动招商,处置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